太宗嫡子李承乾高级侍卫陵墓今于陕西被发现
编辑:汀岚 来源:盗墓OL-灼华科技 点击率:14710 添加时间:2015-04-30 09:04
说起唐太宗的嫡子李承乾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“乐童称心”吧?←_←
“有太常乐人年十余岁,美姿容,善歌舞,承乾特加宠幸,号曰称心。太子私幸太常乐童称心,与同卧起”,“帝闻震怒,收儿杀之,坐死者数人”……
当年小编也为这则史料激动了好久呢——果然帝王家的基佬也并不是只出在大汉老刘家啊~(偏题了,酷爱打住!)
据考古专家介绍,从去年11月起至今年4月,省考古研究院与当地文物部门对户县大王镇兆伦村西长约400米,宽约50米的范围进行了考古发掘。唐代墓葬形制基本相同,平面呈刀把形,以竖穴墓道洞室墓和斜坡墓道洞室墓为主,墓道与墓室之间以土坯封门,墓室人骨多不完整,随葬器物以陶罐为主,部分墓葬随葬有陶俑。
近日,李承乾生前的一名高级侍卫——冯孝约的陵墓在户县被发现。其墓志反映了李承乾造反被贬的这段历史。
贞观十三年(公元639年),冯孝约起家太子千牛备身。
贞观十六年(642年),李承乾因忌惮李泰、唯恐失宠,纠集一众臣子,打算效仿“玄武门兵变”,事败被贬为庶人,流放黔州。
贞观十八年(644年),冯孝约出任光州司户(中下级官吏),不久后调任简州司户。后于公元659年死在洛州密县令任上,终年47岁。然而,直到663年,冯孝约才得以归葬于户县长乐乡祖坟。
从以上时间线可以看出,冯孝约之所以被贬,极有可能是被李承乾牵连。今出土的冯孝约墓志中记载“主辱于前,臣黜于后”,更加证实了这一猜想。
由此可见,古代官场沉浮,从来是“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”。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,相对的,主子失势,臣子也不能幸免。